您当前位置:渭南党校 > 干部培训 > 学员天地
追寻先烈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2019年春季新任县处级、镇(办)领导干部培训班赴旬邑马栏参观学习
2019年04月04日11:06  

图文:许卫东  雷丽萍  王茹 盛利锋 张明亮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经过14年抗战,经过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颜色。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的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为了进一步锤炼党性,弘扬革命斗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月3日—4月4日,2019年春季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镇(办)领导干部培训班90余人同赴旬邑马栏,接受红色革命文化再教育。

    4月3日下午,参观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办学两年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陕北公学教育的伟大成果,是陕北公学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不朽贡献。

    陕北公学入学第一课是挖窑洞,解决栖身之所。大地为桌,日月为光。六七个人共用一个土炕,理论学习“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白天学习搞生产,晚上站岗放哨。

    陕北公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革命人才,为革命的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是当之无愧的大学源头、万校之母。

 大家认真聆听旬邑县委党校段朋恩老师做

“发扬陕公精神  大兴学习之风”的现场点评

    参观后,大家一致表示,深刻理解陕北公学校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原著,真学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那种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


    随后,大家赴马家堡革命旧址参观学习

    马家堡革命旧址,是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初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包括关中特委、特区苏维埃政府、特区司令部。1936年1月,受中共中央委派,习仲勋同志来到旬邑县马家堡任特委书记,在此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他在这里工作战斗将近三年时间。
 

  

参观中共关中特委旧址

    参观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参观马家堡革命纪念馆

大家认真聆听旬邑县委党校杨老师

做“习仲勋的群众路线”现场点评

    学员一致表示,这种红色革命精神,感化着每个人的内心,洗涤着每个人的灵魂,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不能淡化共和国的颜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党和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月4日清晨,大家迎着初升的太阳,赴马栏参观学习

    马栏,被誉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中国革命英才培养的摇篮。土地革命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是红26军的成立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所在地,时间长达13年。

    参观学习关中分区政治、经济等建设情况

 大家认真聆听旬邑县委党校教师张海龙做

“弘扬马栏革命传统  切实增强党性修养”现场点评

    参观完后,全体学员在马栏革命纪念碑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这次参观学习,使学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一幅幅照片,一栋栋旧址,一句句讲解,让大家穿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了解了先烈们积极投身革命,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光辉事迹,重温了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马栏革命”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优良传统。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渭南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网站地图      繁體
渭南市委党校网  联系电话:0913-0000000
版权所有20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