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渭南党校 > 干部培训 > 学员天地
2018年秋季中青班学员心得体会(2)
2018年10月06日09:28  

华阴市种子管理站 站长    丁卫军

    今天是我进入渭南市委党校学习的第四天,先后聆听各位老师从不同侧重点,不同角度,结合各自理解,对十九大精神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诠释,使我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更细、更全的认识和理解,对运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将起到现实的引领作用。几天的学习,收获颇深,受益匪浅。首先,对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认识。从对十九大召开的关注收看,到参加各级的宣讲学习和个人自学,做笔记,写体会,以及各种场合的谈论交流,尤其是近几天的集中学习,认识不断全面,不断提升,视野不断开扩,也真正认识到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现实重要意义,不学习怎么把握政策方向,不学深学透怎么理解深刻内涵,不理解怎么去贯彻,怎么去创新,贯彻也会不到位,也会有偏差,创新更谈不上,也就成了空话,所谓“创新”也成了一种蛮干,更甚者会危害人民利益。真是不学不知道,知道吓一跳,“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呀。
    其次,是对新发展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具有战略性,纲领性的思想理念。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持续动力,发展不协调就会顾此失彼,造成新的不平衡;没有“绿色”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开放就没有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没有“共享”就没有公平和平衡,不能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新发展理念就是当前和今后的指挥棒、指路灯。全党全国人民都要积极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运用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和做法要坚决调整、纠正和摒弃。
    再是,引发了一些思考。例如关于城市化,好多专家、学者都在推崇“城市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真正让我们看到感受到了城市化所带来的高楼大厦等基础设施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和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带来了城市不断扩张、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生活(物流)成本增加,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自然规律,城市化呢?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不能简单地、绝对地用“好”和“坏”来界定,我们在推进城市化,一味求大、求全、求快的进程中是否也应该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考虑一下,是否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思想、新理念,是否符合放之四海皆准,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值得深思?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值得我们警醒?城市化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加重视克服发展的负面产物——“城市病”,通过政策导向,强力推进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分批次分片区推进小城镇化,不断配齐配强小城镇的城市功能,最终将“人”这个最核心、最活跃、最关键要素分流、截流到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城市、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规模适度、大小结合、因地制宜、特色互补、功能齐备、全面均衡,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病”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富而强。现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可能才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来发展之路,才是真正需要浓墨重彩发展,需要各显神通的用武之地。

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网站地图      繁體
渭南市委党校网  联系电话:0913-0000000
版权所有20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