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全市粮食稳产增收工作座谈会召开。
会议通报了今年全市粮食生产情况。据了解,今年我市小麦面积共计448万亩,其中灌区小麦300万亩,旱地小麦148万亩,预计小麦平均亩产321.6公斤,总产144万吨,较上年分别增加了13.3%和19.7%。富平县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吨半田”小麦亩产764.46公斤,创陕西省高产示范田单产新纪录。
在深入交流的基础上,与会人员分析总结了今年我市夏粮丰产丰收的原因:一是保面积,我市积极贯彻中省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二是靠科技,通过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优质小麦品种、开展“一喷三防”、提高全程机械化率等,将良种良法纳入播前、播中、播后全过程;三是人努力,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科学应对“条锈病”等病虫害,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天帮忙。整体来看,从去冬以来到今年夏季,我市属于丰水天气,这成为夏粮丰收的重要保障。
会议对秋播小麦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总结夏粮丰收丰产经验,不断完善提升,因地制宜进行推广;二是尽快形成渭南市保粮食安全促稳产增收技术规程和工作措施,要从品种、播种技术、地力提升、病虫防治、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举措落实等方面,全面规范秋播工作;三是要加强培训,市县两级要加强秋播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要重点针对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统一思想,牢牢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时刻把粮食安全握在手中,放在心中,全力以赴做好秋播工作。
会议还对我市有关秋播品种的布局和技术规范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的粮食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