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渭南党校 > 新闻动态 > 渭南要闻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 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2021年05月12日08:08  
   “嘘……嘘……”随着一阵急促的哨声,老师们迅速到达指定岗位,课堂上的学生马上进入紧急避险自救状态,第一时间找掩体,随后手捂口鼻、弯着腰,沿着楼梯快速前进,有序地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
      5月10日上午,由渭南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和临渭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联合开展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走进西安路小学,整个演练过程顺利、科学有序。“通过开展实地应急演练,让学生掌握一些面对灾害时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进一步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西安路小学负责人说。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紧扣主题,精心组织防灾减灾各项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加大全社会动员力度,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筑牢安全发展之基,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我市各县(市、区)、各行业根据各自灾害事故风险水平和抵御灾害综合能力,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通过网络公开课、现场培训及讲座、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针对洪涝、地震、风雹、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生态环境各类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方面的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拓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途径,充分运用各类科技馆、博物馆,组织专题宣讲,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体验和科普展览等宣教活动。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通过《渭南日报·应急管理周刊》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县(市、区)、各部门防灾减灾工作进行集中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渭南应急”、“应急365”公众号、“渭南发布”、“渭水之南”app以及“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对防灾减灾宣传周各项活动进行及时报道、全面宣传。
      深入开展风险管控排查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做好风险源头管控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组织专业队伍,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工地、旅游景区、火车站、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重要工程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
      同时,坚持边普查、边运用,组织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排查识别出各类灾害风险隐患点,教育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公众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把灾害风险排查、隐患治理、预警信息传递、科普宣传教育、灾害应急处置落实到人、预案到人。对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早处置,遇到不利情况及时组织避灾避险,确保人员安全。
      加快推进规划项目建设
      加强《渭南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实施和“十四五”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的有效衔接,进一步聚焦和细化重点工程主要任务,加大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力度,确保取得预期目标。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和研判,针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大灾害风险,及时组织会商研判,精准发现灾害风险,提前发布预警响应信息,加快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健全物资储备和应急准备
      针对灾害风险形势未雨绸缪做好灾害应急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准备,进一步梳理掌握本地区应急物资储备底数,结合本地区灾害风险特点,有针对性扩充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健全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等联动机制。教育引导不同社会主体和家庭个人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防灾减灾与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指导基层强化灾害应急准备,加大对基层灾害信息员等人员的培训,做到灾后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做好预警和避险转移准备,通过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打通灾害风险预警“最后一公里”,指导乡村(社区)做好避灾避险预案,切实做到及时转移,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做好灾害应急准备,加强对社会应急力量的登记备案和能力培育,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救灾捐赠行为,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援救助。
      开展预案修编和应急演练
      目前我市正处于防火紧要期,也即将进入汛期,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各县(市、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类灾害风险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本地区、本行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多灾易灾地区也进一步细化预案措施和责任分工,做到责任到人,指导城乡社区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等。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震等灾害,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包含灾害事故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社会力量参与等内容的演练活动,提高灾害应急能力。有条件的地区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救护、应急搜救、社会力量参与等内容,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等活动。
      “这上面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如果偶遇暴雨、泥石流、火灾等突发情况如何应对的知识,您拿回家看看。”5月11日,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走进解放街道光华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小礼品共300余份,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举办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社区活动,目的是向社区群众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社区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肖战宏说,这只是我市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防灾减灾宣传周其他各项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中。

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网站地图      繁體
渭南市委党校网  联系电话:0913-0000000
版权所有20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