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渭南党校 > 新闻动态 > 党校新闻
大整顿大排查活动的实施意见
2013年09月03日14:07  

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关于全面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
大整顿大排查活动的实施意见

 

   按照市委《关于全面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大整顿大排查活动的实施意见》(渭市办字〔2013〕77号),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岗位职责,严明工作纪律,推动党校各项改革与事业发展,经研究,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开展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大整顿大排查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市政府全体会议精神,以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整顿为主题,以校委班子和科以上干部为重点,通过学习教育、自查整改、效能考核等措施,有效解决全体教职工宗旨意识淡漠、责任观念不强、职业道德缺失、作风纪律涣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努力为“省内一流、西部名校” 和“陕西东大门”建设聚集正能量,塑造好形象,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重点
    1、针对职业道德滑坡问题。认真落实“周三学习日”制度,积极开展“日读一文、周听一课、月看一书”活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整治业务不精、能力不强、标准不高,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愿创一流、得过且过、平庸无为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宗旨意识,严格履行职责,敢于担当负责,敢于求真务实,克制私欲、守纪奉公,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精心塑造“党校人”的良好形象。
    2、针对岗位职责缺失问题。坚持干部工作日纪实、处室工作周通报、全校工作月讲评、领导工作大事纪和重大事项公开等制度,全面推行效能考核奖罚,大力整治对属于本处(室)科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不受理、不办理,不积极履行职责,个别人员私心杂念严重,精神状态不佳,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办事不用心、工作不主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重点检查各校长分管工作是否做到“每周一次例会、每日一次检查”,各处(室)科每项工作是否有人管、有人干、有人督办,做到职责明晰不含糊,人员落实不缺位,任务完成有始终。
    3、针对教学科研转型较慢问题。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坚持“课堂讲授与宣传教育有纪律”,凡有悖于宪法和中央大政方针的言论决不进课堂、决不进教材、决不到校外去散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倡导“学术探索无禁区”,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思想理念引进等领域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大胆探讨,创造创新。坚持“市委市政府干什么,党校就培训什么;市委市政府关注什么,党校就解读什么;市委市政府谋划什么,党校就研究什么”的办学方向,以“给渭南的干部讲课,讲好渭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精品课”为重点,紧紧围绕“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课题,紧贴中心工作,认真解读宣传全市重大决策与战略部署,积极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撰写可供决策参考的调研论文和建议意见,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力争把党校打造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智库”和解放思想的前沿阵地。
    4、针对纪律作风松散问题。坚持以“治庸、治懒、治散、治奢”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的《实施意见》,大力整治自由散漫、旷工旷课及无故迟到、早退、外出不请假,工作时间打牌上网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炒股票等,开会学习无故迟到、早退、缺席,不遵守会场纪律等问题。坚持“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理念,适时举办一些文体活动,活跃教职工生活,努力营造“团结协作、和谐共荣,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党校文化氛围。
    5、针对校委班子自身建设不强问题。高奏“忠诚、守纪、求实、创新”主题,敲响“党校荣誉至高无上,绝不容许践踏;党校团结高于一切,绝不容许破坏;党校纪律高于生命,绝不容许违犯”警钟,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良心,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一切有损党校形象和党校声誉的消极错误言论。认真落实市委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重新开展一次“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集中调研活动,真正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认真开展“当好标杆、向我看齐”讲做评活动,全体校委既要“带着大家干”,更要“做给大家看”,主动公开承诺,接受监督评议,真正成为党校事业发展和作风建设的“标杆”。
    三、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从2013年8月25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与学习教育阶段(8月25日至9月8日)。全体校委提前一周开学,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委的《实施意见》,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和市政府全体会议精神,学习市委《实施意见》及书记市长重要讲话与论述,分析查摆校内各处室、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校委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实施意见》。9月2日收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广泛动员,同时开展为期一周的全员集中培训,举办一次公开演讲,编发一期学习专栏,组织一次全员考试,科以上干部及教师读书笔记不得少于5000字,其他人员不得少于2000字,每人至少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校委成员要以“讲政治、爱学习、干实事、守纪律、亲百姓、保清白”为题,面对教职工作出公开承诺。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9月9日至9月30日)。由各分管副校长牵头负责,各处(室)组织落实,通过“自己找、领导点、群众提、同事说”等办法,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认真查找全校科以上特别是校委班子在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我剖析。全体教职工都要认真反思,着重从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和工作效能等方面找问题,查根源,如实填写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自查表(附件一),于9月16日前,由各处(室)收集并报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征求意见。请全体教职工对校委班子及校委成员的工作尤其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作出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填写征求意见表(附件二),由各处(室)收集整理,于9月23日前书面报送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专题座谈。校委班子各成员要主动走进处(室),亲近每一名教职工,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和个别谈心,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各支部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校委成员要以普通党员身份,主动参加支部大会,接受评议和批评。9月30日,召开校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第三阶段:集中整改阶段(10月7日——11月30日)
    1、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分析研究所查找和揭摆出的问题,凡属全校性工作及作风建设问题,校委会要集体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透过现象找规律;对普遍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对校委成员个人的问题,要深挖细究思想根源。针对问题,每个人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普通教职工重点从政治素质、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领导干部侧重从加强执政能力、提高决策水平、密切干群关系、保持清正廉洁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10月15日前报送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处(室)为单位,举办一期整改专栏公开对外展示。校委班子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要向教职工公开,并在校网站公示。
    2、集中进行整改。建立整改台账,将问题与整改措施逐项下达分管副校长及主管处(室),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予以销号。校活动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及整改情况进行公开讲评,并在校网站予以公示。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快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让全体教职工思想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行为更加规范。
    3、注重实践提高。全体教职工要将这次活动与落实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党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提升党校工作水平,塑造一流党校形象结合起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认真整改,切实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校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雷超武任第一组长,常务副校长党国栋任组长,纪委书记赵忠林、副校长王天平任副组长,全体校委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赵忠林同志兼任,机关党委、纪检组全员参与具体抓好落实,抽调各处(室)一名副职和一名科长参与办公室工作。各处(室)务于9月4日之前召开学习动员部署会,并组织所有人员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每个阶段开始与结束,均应将安排部署及结果报送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强化督促检查。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督查组,由赵中林同志亲自负责,重点对人员出勤到岗到会到课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和活动效果,适时对外公开公示有关情况,并向市委活动领导小组报送相关信息。
    3、加大惩处力度。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管理,特别是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致使职责范围内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响,或因工作失职,导致分管工作出现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坚持“零容忍”原则,坚决公开曝光,视情节给予党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

 

 

 

                                                        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2013年9月1日

 

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网站地图      繁體
渭南市委党校网  联系电话:0913-0000000
版权所有2006-2024